当前位置: 语海文秘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8篇

| 来源:网友投稿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8篇

2023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工作总结例文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作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本人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依法治市工作要求,私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履行工作职能,规范执法行为,强化队伍管理,努力提升自然资源规划系统法治水平。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的文章8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篇1

  一、巩固深化政务服务领域改革成效

  1. 深化“一件事”改革。深化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实施意见》,推动优化“一件事”集成服务。落实“两个免于提交”,拓展电子证照应用。依托省数字政府政务中台,强化系统支撑和数据调用,实现高频“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推广地方重大项目企业服务平台经验,促进重大项目审批效能提升。

  2. 推动“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和长三角“一网通办”。持续推动国家“跨省通办”事项落地落实,加强与xx、xx等地政务服务合作,支持淮海经济区、xx都市圈、苏皖合作示范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优化“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线上服务专区和移动端应用,更多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和“掌上办”。加快推动电子证照应用和跨省调用,在社会保障、健康医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教育就业、智慧交通、婚育户政、生态环保、公共法律服务、涉税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协调推动形成更多实用性、示范性的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和服务场景。

  3. 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落实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措施。会同省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区域评估、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等举措,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优化完善“xx省网上中介超市”,实现中介事项管理、中介机构入驻、中介项目发布等制度规则全省统一,探索信用等级评价和资质动态管理,打造规范公正、便利高效的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不断提升公信力和品牌力。

  4. 强化自贸试验区改革赋能。围绕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等领域,指导自贸试验区所在设区市、县(市、区)制定赋权事项清单。加大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力度,扩大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方式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范围;持续推进“免证园区”改革,对采取优化审批服务改革方式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和互联互通。指导xx片区逐步扩大“审管执信”闭环改革涉及审批事项范围,加强信息联通、数据赋能,突出权力运行监督等场景化建设。

  5. 持续推动综合监管能力提升。推进监管事项标准化,推动“互联网+监管”事项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融合。依托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完善监管数据归集机制,提升全省监管数据归集、共享水平。优化升级省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探索推行移动监管、信用监管,在更多领域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

  二、充分释放数字政府建设效能

  6.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xx年度全省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加快推动组建省大数据集团公司。推动建立数字政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设区市政府、省有关部门数字化转型阶段性成效评估。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构建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加强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严格运维经费审核把关。

  7. 完善“苏服办”总门户。围绕教育、公安、社保、民政、卫生健康、税务等重点领域,聚焦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服务,提档升级xx政务服务网,迭代升级“苏服办”移动端。加大政务服务系统整合力度,对接省政务服务统一受理系统,编制年度对接事项清单,年内新增上线事项150个。印发《“苏服办”移动端标准应用清单(第三版)》,年内新增接入标准应用100个。优化升级xx政务服务网综合管理平台,统一事项管理、运维管理等系统用户体系。落实国家政务服务信息码试点要求,升级改造“苏服码”。加快推动各类身份识别码与“苏服码”融合对接,在健康医疗、养老育幼、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积极拓展应用场景。

  8. 深化数据治理和共享开放。加强省市公共数据一体化管理,开展数据源头治理示范试点。强化数据汇聚更新和综合治理,分类分级标准化入库管理。优化五大基础数据库应用,建成“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等30个特色主专题库,强化重点场景应用数据供需对接保障。健全公共数据开放体系,加快推动教育、交通、公共信用等重点领域数据有序开放,公共数据按需共享率和应开放数据开放率分别达到97%、92%。

  9. 拓展电子证照应用。紧扣业务、数据、技术、管理、安全,建立健全电子证照应用标准规范体系。坚持目标导向、急用先行,推动高频电子证照汇聚和标准化改造,完善发证、用证清单发布和动态管理机制,形成政务服务领域电子证照清单。制定证照数据质量管理规范,完善异议处理机制,加强数据质量监督评估。开展跨区域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支持长三角地区互认应用。围绕“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件事”改革,在行政执法领域和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探索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

  10. 建好全省政务“一朵云”。制定落实《xx省政务“一朵云”建设总体方案》,加快打造自主安全“一朵云”。制定《xx省政务云管理规范》,探索建立全省政务云资源统一调度机制。组织实施省政务云扩容项目,加强灾备能力建设,有序推进省级部门业务系统上云部署。

  11. 升级全省政务“一张网”。出台《xx省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完善全省一体化管理机制,确保安全高效跨网数据传输。实施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程,加强IPv6+、量子通信、物联感知等新技术运用,优化升级骨干网,扩大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移动接入能力。建成政务外网IPv6网络质量监测平台、域名服务平台,实现IPv6单栈试点及域名服务分级管理。制定电子政务外网技术标准,规范各级网络接入、资源配置与运行管理。实现所有非涉密业务专网归并整合至电子政务外网。

  12. 强化共性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健全省数字政府政务中台标准规范,完善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接入标准,支撑保障各级各类平台系统接入、数据交换、服务上架等工作。升级优化政府侧数字证书系统和电子印章系统,进一步提升认证服务能力。建设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进一步提升集约化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区块链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增强联盟链、私有链等技术支撑,推动政务数据上“链”。优化提升短信平台、可信认证等系统功能,推进人脸识别、语音语义、OCR识别等AI能力应用,打造可扩展可复用的的公共技术支撑能力体系。

  13. 筑牢网络系统数据安全防线。制定实施《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信息共享、风险研判、应急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参与政务系统建设和运营企业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期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监测、漏洞扫描、安全加固等主动防控措施。

  三、着力打造高效规范便利的一流政务环境

  14.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组织分层分级编制行政许可实施规范,调整优化办事指南。制定《xx省行政备案事项管理办法》,公布《xx省行政备案事项清单xx年版)》。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制定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管理办法,建立分级分类审核制度。编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

  15. 深化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成果,召开试点总结大会,遴选“最佳政务服务大厅”,推选“最美政务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表扬激励一批便民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政务服务领域国家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申报立项,复制推广一批标准规范。加强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指导梳理完善镇、村事项目录,县以上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分级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办事指南质检考核,提升办事指南精准度。在xx、xx试点“政务+警务”合作,加快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16. 优化“苏企通”平台服务。持续优化惠企政策直达服务机制,加强平台运营管理和使用推广,增强用户黏性。提高惠企政策推送针对性有效性,动态发布省级政策申报日历,优化政策匹配服务,推动高效适配企业。加强与税务、统计、商务、工信等省级部门涉企服务平台合作共建,促进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打造精品服务专区。

  17. 推动“政银合作”扩面增效。协同建行加快“裕农通”自助终端投放与布点,遴选一批高频事项进驻银行自助终端办理。协同省联社加快推进省政府确定的xx年度民生实事,完成1千个镇(街)级、1万个村(社区)级政银合作网点建设。制定出台“苏服办”政银合作服务网点建设规范,率先在试点地区落地实施、年内全省推广实施。

  18. 提升政务服务“好差评”质效。巩固提升“一次一评”“一事一评”覆盖深度和广度,及时汇聚各地各部门评价数据,建立完善情况通报制度。加大《政务服务差评处置工作规范》应用推广,实现有效差评100%整改、实名差评100%回复。加强评价数据质检,提升评价数据质量,确保xx省“好差评”成绩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19. 加强省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管理。围绕“现代一流”目标定位,深化“五突出五注重”活动,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内控管理,严格执行各类服务标准规范。深化轮值管理模式,完善“服务之星”评选,开展座谈交流,广泛征求建议,有效激发各进驻单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稳步推进“智审、智服、智管、智评”政务服务新模式,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行风监督员作用,确保省政务服务作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四、全面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法治化数字化标准化

  20.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实施《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法治化数字化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持续提升全省平台整合共享、交易服务和监督管理水平。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规则清理,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服务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21. 持续推动“应进必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动和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将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公共资源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结合《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2019年版)》修订,动态调整《xx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

  22. 规范专家库和专家管理。制定实施《xx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和专家管理细则》,健全入库审查、岗前培训、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廉洁教育等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压紧压实省市两级专家库和专家管理职责。优化省综合评标专家库系统,完善抽取使用、培训考核等功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23. 加速深化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交易系统整合,完善政府采购、药品采购等交易系统功能,提高数据服务、业务协同和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推广智能辅助评标,提升评标质量和效率,规范专家评审行为。优化“e路阳光”综合监管系统,吸收借鉴“莲动扬州”公共资源交易立体监管平台和淮安市公共资源交易“诉接速办”在线管理平台经验,打造全省统一的智慧监管平台标准版。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24. 扎实推进一体化发展。落细落实《共同推动长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加快推进远程异地评标、CA证书兼容互认。积极贡献xx经验,配合建立统一的制度标准规范、交易信息平台、评标专家库等,不断提升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水平。

  25. 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场所配置与现场服务管理规范》(DB32/T3414-xx)和《xx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标准实施细则》(苏政务办发〔xx〕92号)贯标工作,指导各地开展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力争2-3个设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达到地方标准。

  五、深入推进全省政务热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6. 建设运行“热线百科”和“政务问答台”。办好办实xx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坐席、面向部门,制定《热线百科贯穿热线服务全过程实施方案》,推动“热线百科”在省市县三级贯通覆盖。建成移动端“政务问答台”,实现政策咨询一日答。推动热线数字化服务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场景应用,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27. 提升热线多元化服务质效。建设一体化热线平台,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巩固深化热线归并优化成果,实现全省诉求的统一接收登记、高效联动办理,提升共建共治共享能力。深化诉求分析研判,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委省政府。加强与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督查机构、信访部门协作,健全线索移交、信息共享机制。用好热线联席会议机制,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协同联动,提高企业和群众诉求实际解决率。做好热线突发状况下话务激增应对规范、热线政务信息管理规范等2项地方标准宣贯工作。

  28. 持续提优“政风热线”质效。优化上线直播安排,强化选题研判力度。探索开展专题式问政,聚焦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一件事”,组织上线直播,现场会办群众诉求。制定《省政风热线上线直播全流程操作手册》,细化上线直播各流程事项清单,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9. 深化“一企来”“尚贤”热线品牌。会同省有关部门组建专班,实行品牌热线集约化运营管理。深化拓展“一企来”,联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推动实现企业诉求“一企来办”。制定政策专员管理规范,定期组织政策专员进园区、进高校,畅通企业服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30. 高效对接联动110报警服务台。构建省市县三级xx与110对接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高效开展共性诉求协同办理、“双非”(非警务求助、非紧急诉求)报警分流处置、安全隐患联动化解等工作。

  31. 加强长三角xx热线联动机制建设。加强长三角地区电话呼叫互通管理,探索制定《长三角地区群众诉求服务数据采集规范》,聚焦接诉、办理、回访、督办全流程各环节,明确数据标准,深化数据采集,为更宽领域更广范围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支撑。

  六、大力推进法治机关模范机关建设

  32.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着力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常悟常进上下功夫、求实效。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抓好阵地管理和风险防控,坚决有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3.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我省具体办法。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震慑态势。巩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整改整顿,配合完成评估验收,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沿着法治化轨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家风教育,着力建设廉洁机关。

  34.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政务服务领域改革,开展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立法调研,征集“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与加强法治建设实践和探索案例”。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和本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履行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

  35.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政治、专业、担当、斗争、纪律“五过硬”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一体推进干部选育管用,加大年轻干部培育力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综合运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制定实施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筹备举办全省政务服务改革工作专题培训班、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培训班,系统性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教育引导全办干部在新征程上勇挑重任、敢为善为。

  36. 从严抓实行风建设。坚持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持之以恒落细落实窗口服务规范“十要十严禁”,加强明察暗访和督促检查力度,选树典型、鞭策后进,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消极懈怠、弄虚作假等现象。大力发扬“店小二”精神,指导各地深入开展跑现场、走流程、补短板、优服务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群众纾困解难。规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主动接受监督评判。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xx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和省市“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思路举措和“产业提质、科技突破、项目攻坚、绿色赋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我市“放管服” 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作用,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服务,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面升级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二、工作任务

  (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夯实政务服务基础

  1.持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严格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巩固全市“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果,彻底做到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行政审批内设机构向政务大厅集中、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向xx政务服务网xx子站集中。按照“应进必进”“应进皆进”原则,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必须做到在政务大厅实质运行,严禁“明进暗不进”,杜绝“两头办理”和“体外循环”。进一步推动各分中心向政务服务中心集成,真正实现群众办事“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

  2.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清单化管理。各县区、各部门单位按照“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3月底完成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梳理,及时在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中修改事项进驻情况,汇总报送本级政务服务大厅管理部门,政务服务大厅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清单和负面清单。

  3.建立健全审批服务行为制度。各级政务大厅按照审批行为规范化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及时规范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容缺受理制、告知承诺制、帮代办服务和电子监察等工作制度,为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规办理,照章办事打好基础。

  4.推动“综合受理”大综窗服务。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级大厅“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对各部门单位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形成标准化事项受理清单,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集中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做到“应纳尽纳”,有效提升审批服务质效,着力打造“综合受理”模式升级版。

  5.实时规范办件结果信息归集。按照业务办理闭环管理要求和政务数据共享应用需求,通过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中心办结的办件,及时采集电子结果,补全所需信息,归集到电子证照库;应用国垂、省垂和市自建系统办结的办件,按照归集要求,实时归集到电子证照库。

  (二)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6.规范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事指引。坚持“用户导向”,注重做精做优,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引导功能,优化页面设计、简化办事操作、提高系统稳定性,规范在线咨询、引导服务、预约服务,提供更加简明易懂实用的办事指南和网上办事操作说明,开展在线导办帮办、智能客服等方式,辅助在线办理,解决网上办事看不懂、操作不便、容易出错、系统卡顿等问题,实现“一网两端”从“能用”“可用”向“好用”“爱用”提升。

  7.深化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全市各级部门单位要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加大网上办理深度,做到全量业务实时办理、平台留痕、平台流转、平台监察。3月底前所有乡镇街道全面推广应用。条件具备的村社区同步开展应用。

  8.规范政务大厅运行管理。按照各级政务大厅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办法和制度,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严格执行政务服务标准和规范。各部门单位根据审定的流程和环节及公布的办事指南材料要素线上线下依法依规同标准办理,负责人要不定期指导检查窗口业务开展,现场解决企业群众诉求和疑难问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能,齐心协力打造便捷、高效、服务一流的“一站式”便民大厅。

  9.健全完善电子监察监管。将电子监察贯穿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全过程,实时向项目申报人短信推送受理、办结情况,在政务服务网端和移动端账户推送办理进程情况,向审批部门办理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推送事项办理进程和预警信息,实现办件全环节跟踪管理,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0.持续强化“好差评”评价管理。持续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根据全省统一政务服务“好差评”标准规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利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移动端、短信和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对政务服务事项和主题集成“一件事”等事项全量开展“好差评”,做到评价方式、评价渠道和评价事项全覆盖。实时监测全省网上政务服务综合监督管理平台和差评整改系统,及时督办整改,确保“差评”事项100%按期整改。实现政务服务差评评价核实、整改、反馈、回访、监督的闭环管理,将差评整改作为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措施。

  11.充分发挥各功能窗口有效作用。各级政务大厅按照国办和省市政府要求,全面规范建设窗口,及时补给窗口硬件设备,充分发挥综合咨询、综合受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帮代办、“办不成事”各功能窗口作用,为异地群众、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兜底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困难。

  12.推动政务服务人员能力素质提升。持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政务服务本领,通过采取专家辅导、实操演习等方式分类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帮代办队伍,推行服务事项更多、范围更广、质量更高的帮代办服务,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舒心的政务服务体验。

  (三)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大力优化便民利企举措

  13.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依托省级统建的平台“一件事一次办”模块,在已开展的集成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对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涉及的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实现企业开办和准营、企业简易注销、员工录用、涉企不动产登记、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公民婚育、扶残助困、军人退役、企业职工退休、公民身后、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等“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

  14.拓展“跨域通办”服务范围。运用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进一步拓展“跨域通办”服务范围和深度。在国家“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聚焦外出务工人员户口、居住、就业、婚姻、生育、子女入学、社保、医保、城镇职工养老关系转移等高频办事需求,全面推动户口迁移及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等业务推广应用。持续加强与外省城市群“跨省通办”协同高效合作,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朋友圈”。

  15.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的指导和考核,拓展便民服务中心(站)功能,加强日常指导和管理,推动便民服务中心(站)逐步规范化。积极推行通过“免费帮代办+委托受理”的有效方式,将更多便民服务事项向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延伸,实现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6.大力推进“免证办”数据共享应用。在政务数据共享全面支撑的基础上,深入推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跨地区互联互通互认。大力推进“免证办”服务,通过直接取消证照材料或数据共享、在线核验等方式,推动实现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17.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根据省市出台的的实施办法,持续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制,加大次要材料的认定范围,不断提高事项材料要素的精细化梳理深度,进一步扩大更多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实现提速办理。

  18.推进企业便民服务彻底进驻。进一步扩容“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推进水电气暖、通讯等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缴费和报装服务彻底进驻实体大厅,并对接线上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

  19.扩大帮办代办服务领域。抓好企业、个人生命周期两条主线,强化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弱势群体三类主题,提供绿色通道、全程帮办、上门服务、全程导引四项模式,有效应用联席会议、并联审批、跟踪服务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政务大厅帮办代办服务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便利服务。

  20.提升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对数字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升级,持续扩充建设无障碍服务和特色服务等功能,推动企业和群众高频应用查询、证明打印、公证、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务线上查询办理、自助终端申报办理和打印服务,做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营商环境、政策直达、不来即享、个税查询等特色服务专区。规范和拓展二维码数字名片应用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21.加强宣传引导。认真梳理总结政务服务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及时发布解读政务服务政策举措,充分运用“上报纸、上电视、上新媒体”和进公共场所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甘快办”政务服务的宣传推介力度,营造“人人知晓政务服务、政务服务为人民”的浓厚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各责任单位要细化分工、明确任务,主动扛责任、领任务、提效能、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相关责任单位要积极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

  (二)严格督导落实,提升工作实效。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xx”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互联网+监管”系统作用,完善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接诉即办机制和闭环整改机制,切实消除政务服务改革中的问题,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市政府办公室将择机对各地各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务必于6月10日前和12月30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 xx,邮箱:xx)。

  (三)强化平台支撑,推进数据共享。按照数字政府建设省级统筹、统分结合的模式,积极承接使用省级统建的应用系统,加强协调供需对接力度,强化平台支撑能力,市级各牵头部门创新特色应用,加大政务数据归集广度,扩大政务数据共享覆盖范围,确保数据质量,加大数据流动速度,满足各方政务数据共享需求。

  (四)强化经验总结,抓好示范引领。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及时总结凝炼政务服务工作中的亮点举措,及时报市政府办公室,争取更多先进成果在更大范围得到复制推广。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篇3

  xx年,我办将一如既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和各级会议精神,按照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要求,锚定“全国争一流、全省争第一”目标定位,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全力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激发区域投资环境活力,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xx、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贡献政务服务力量。

  一、深化政务服务数智集成改革,完善升级智慧政务服务新体系

  (一)升级完善“xxxx+N”智慧政务新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锐意进取、创新改革、提升质效,以数字化改革为内驱动力进行流程再造、程序再设,不断升级完善“xxxx+N”智慧政务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进一步发挥数据服务企业群众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二)加快开发智慧政务云管家。运用智慧政务云管家智能化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对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效能、办件渠道、好差评等政务服务指标进行监管分析,对审批关键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及预警,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着重建设“智慧政务大脑”,实现智慧政务的实时感知、全链可视、动态跟踪、精准分析、整体研判、预警处置、协同指挥、智慧革新和智能个性化服务,努力营造更好更优人民满意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深化系统性集成改革。结合“智慧政务大脑”建设,集成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和系统,持续强化部门协同机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破除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各类壁垒和堵点,加强PC端、移动端、自助端、大厅端等“四端”联动及功能升级,全面打造一体化智能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体验。同时,着重做好上级改革试点承接、特色品牌打造、创新经验推广等工作,形成政务服务整体合力,打造提升更多具有xx辨识度的政务服务品牌和成果。

  二、推进集成化服务,不断增强政务服务工作效能

  (一)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落实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实施清单标准化,明确事项范围,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动态更新、联动管理。常态化开展办事指南、审批案卷的抽查检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同时,围绕高质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坚持监控管理、现场检查两者相辅相成的智慧管理模式,切实落实日常巡查制度、主任巡查制度、窗口互检制度,每周通报制度等制度,加强窗口监督管理,全力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

  (二)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照国家统一的企业和个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基础事项清单,继续做好“一件事一次办”迭代升级工作。创新优化“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方式,完善“一网通办”布局,拓展“一件事一次办”关联事项,优化实施“企业合法合规证明(企证查)”等一批特色工作品牌,增加基层服务办理点,强化服务方式,抓好重点领域“一件事一次办”整改提升,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同时,加强“一件事一次办”规范运行,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协同办理,分类建立“一件事一次办”运行评价指标,提高“一件事一次办”运行效率。

  (三)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完善“一网通办”月度通报机制,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xx%,推广“无感智办”“智能秒办”事项,迭代扩面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好办、易办。推动全国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落地,优化完善“跨省通办”“区域通办”机制,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需求。不断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拓展便民服务网点,完善“xx分钟办事圈”。

  三、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极速审批改革,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优化企业投资项目极速审批新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实施协同审批、模拟审批、承诺制等极速审批新模式,完善“x+X”合议会审机制,合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清障提速”专项行动。同时,以机制创新和数字赋能双管齐下形成数字化灵活高效审批闭环,加快探索开发企业投资项目在线监管预警系统(“极速审批智慧云管家”),创新打造项目审批动态流程图,通过审批流程智慧化定制、监管和服务,全力推动投资项目快速落地。

  (二)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服务。通过市镇两级代办员共同办理的方式进一步拓展投资项目服务范围,同时,加强xx-xx-镇(街道)三级联动代办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项目审批代办服务范围,实施覆盖全域、涵盖全部投资项目,贯穿全部流程的“三全”审批精准集约代办服务。健全代办服务的问题发现纠正机制,优化“审批诊疗”服务,推进难办事项的分类“诊断”和代理工作,完善“发现受理-分类诊断-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实际困难。

  (三)规范壮大涉审中介服务市场。积极引进实力强、信誉好、层次高的中介机构入驻“xx中介网上超市”,壮大我市中介服务市场。引导更多项目业主进中介超市挑选中介服务,做好中介需求发布核验工作。加强中介执业网上记录监督管理,定期分析中介超市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对中介办件数量、效率等服务内容进行通报,促进中介提速争效。做好年度中介机构考评、发布、宣传工作,强化中介信用结果运用。

  四、持续夯实基层政务基础,更好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好办、家门口易办”

  (一)完善基层智慧政务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强化完善市镇村三级联动智能办事平台、智慧政务村(社区)、虚拟社区、个人政务空间等功能,提升基层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力争符合标准型、示范型建设规范的镇级中心达到xx%以上,进一步提升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综合办事服务能力。

  (二)建立基层问题反馈交流工作体制机制。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结合“智慧政务大脑”,统筹市镇村三级服务力量,不断畅通政务服务基层反馈渠道,建立问题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流程工作机制,形成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闭环,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持续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就近办。深化基层政务服务“自助办”工作,重点做好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自助办理区全覆盖,有序推进村(社区)xx小时自助办理区建设。同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开展基层网上掌上申报操作能力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制作视频教学等多元化方式,提升镇村两级工作人员网端掌端申报操作能力。此外,督促部门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

  五、党建引领推进作风建设,持续优化窗口服务形象

  (一)加大政治建设力度。深化“六学六进六争先”学习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融会贯通。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等各项建设,进一步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深入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推动干部下访常态化、首问负责制度化、问题解决机制化,同时,常态化落实党员干部日常管理,深入开展对窗口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审批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等重点人员的廉政教育,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全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二)夯实政务服务组织基础。以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为主线,对标“走在前、做表率”要求,紧密结合中心实际,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着力完善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以提升支部组织力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继续开展“先锋积分、攻坚夺榜”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窗口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利用依托“心灵V空间”平台,进一步缓解工作压力、培养高尚情操,保持身心健康,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爱岗敬业、文明和谐的氛围,增强中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提升政务服务素质能力。强化党支部、窗口人员、新进人员等监督考核,综合运用电子评价、电话回访、义务监督员评议等多种评价形式,加强监督管理。通过“一事一评”、“一月一回访”、“一窗一监督”、“一件一考核”全面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以便民利民为导向,以转变作风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化多种形式的创优评优活动,大力培育和宣扬先进典型,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持续推进上门服务、全周无休、午休值班等便民服务,有序推动普法建设、节能环保、垃圾分类、禁烟等工作提升优化,同时,进一步规范礼仪标准、强化沟通礼仪,提升窗口人员政务服务能力。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篇4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

  xx年,我办将一如既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和各级会议精神,按照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要求,锚定“全国争一流、全省争第一”目标定位,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全力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激发区域投资环境活力,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xx、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贡献政务服务力量。

  一、深化政务服务数智集成改革,完善升级智慧政务服务新体系

  (一)升级完善“1123+N”智慧政务新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锐意进取、创新改革、提升质效,以数字化改革为内驱动力进行流程再造、程序再设,不断升级完善“1123+N”智慧政务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进一步发挥数据服务企业群众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二)加快开发智慧政务云管家。运用智慧政务云管家智能化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对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效能、办件渠道、好差评等政务服务指标进行监管分析,对审批关键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及预警,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着重建设“智慧政务大脑”,实现智慧政务的实时感知、全链可视、动态跟踪、精准分析、整体研判、预警处置、协同指挥、智慧革新和智能个性化服务,努力营造更好更优人民满意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深化系统性集成改革。结合“智慧政务大脑”建设,集成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和系统,持续强化部门协同机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破除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各类壁垒和堵点,加强PC 端、移动端、自助端、大厅端等“四端”联动及功能升级,全面打造一体化智能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体验。同时,着重做好上级改革试点承接、特色品牌打造、创新经验推广等工作,形成政务服务整体合力,打造提升更多具有xx辨识度的政务服务品牌和成果。

  二、推进集成化服务,不断增强政务服务工作效能

  (一)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落实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实施清单标准化,明确事项范围,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动态更新、联动管理。常态化开展办事指南、审批案卷的抽查检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同时,围绕高质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坚持监控管理、现场检查两者相辅相成的智慧管理模式,切实落实日常巡查制度、主任巡查制度、窗口互检制度,每周通报制度等制度,加强窗口监督管理,全力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

  (二)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照国家统一的企业和个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基础事项清单,继续做好“一件事一次办”迭代升级工作。创新优化“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方式,完善“一网通办”布局,拓展“一件事一次办”关联事项,优化实施“企业合法合规证明(企证查)”等一批特色工作品牌,增加基层服务办理点,强化服务方式,抓好重点领域“一件事一次办”整改提升,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同时,加强“一件事一次办”规范运行,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协同办理,分类建立“一件事一次办”运行评价指标,提高“一件事一次办”运行效率。

  (三)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完善“一网通办”月度通报机制,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2%,推广“无感智办”“智能秒办”事项,迭代扩面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好办、易办。推动全国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落地,优化完善“跨省通办”“区域通办”机制,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需求。不断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拓展便民服务网点,完善“15分钟办事圈”。

  三、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极速审批改革,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优化企业投资项目极速审批新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实施协同审批、模拟审批、承诺制等极速审批新模式,完善“4+X”合议会审机制,合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清障提速”专项行动。同时,以机制创新和数字赋能双管齐下形成数字化灵活高效审批闭环,加快探索开发企业投资项目在线监管预警系统(“极速审批智慧云管家”),创新打造项目审批动态流程图,通过审批流程智慧化定制、监管和服务,全力推动投资项目快速落地。

  (二)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服务。通过市镇两级代办员共同办理的方式进一步拓展投资项目服务范围,同时,加强xx-xx-镇(街道)三级联动代办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项目审批代办服务范围,实施覆盖全域、涵盖全部投资项目,贯穿全部流程的“三全”审批精准集约代办服务。健全代办服务的问题发现纠正机制,优化“审批诊疗”服务,推进难办事项的分类“诊断”和代理工作,完善“发现受理-分类诊断-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实际困难。

  (三)规范壮大涉审中介服务市场。积极引进实力强、信誉好、层次高的中介机构入驻“xx中介网上超市”,壮大我市中介服务市场。引导更多项目业主进中介超市挑选中介服务,做好中介需求发布核验工作。加强中介执业网上记录监督管理,定期分析中介超市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对中介办件数量、效率等服务内容进行通报,促进中介提速争效。做好年度中介机构考评、发布、宣传工作,强化中介信用结果运用。

  四、持续夯实基层政务基础,更好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好办、家门口易办”

  (一)完善基层智慧政务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强化完善市镇村三级联动智能办事平台、智慧政务村(社区)、虚拟社区、个人政务空间等功能,提升基层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力争符合标准型、示范型建设规范的镇级中心达到75%以上,进一步提升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综合办事服务能力。

  (二)建立基层问题反馈交流工作体制机制。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结合“智慧政务大脑”,统筹市镇村三级服务力量,不断畅通政务服务基层反馈渠道,建立问题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流程工作机制,形成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闭环,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持续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就近办。深化基层政务服务“自助办”工作,重点做好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自助办理区全覆盖,有序推进村(社区)24小时自助办理区建设。同时,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开展基层网上掌上申报操作能力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制作视频教学等多元化方式,提升镇村两级工作人员网端掌端申报操作能力。此外,督促部门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

  五、党建引领推进作风建设,持续优化窗口服务形象

  (一)加大政治建设力度。深化“六学六进六争先”学习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融会贯通。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等各项建设,进一步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深入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推动干部下访常态化、首问负责制度化、问题解决机制化,同时,常态化落实党员干部日常管理,深入开展对窗口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审批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等重点人员的廉政教育,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全面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二)夯实政务服务组织基础。以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为主线,对标“走在前、做表率”要求,紧密结合中心实际,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着力完善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以提升支部组织力促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继续开展“先锋积分、攻坚夺榜”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窗口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利用依托“心灵V空间”平台,进一步缓解工作压力、培养高尚情操,保持身心健康,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爱岗敬业、文明和谐的氛围,增强中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提升政务服务素质能力。强化党支部、窗口人员、新进人员等监督考核,综合运用电子评价、电话回访、义务监督员评议等多种评价形式,加强监督管理。通过“一事一评”、“一月一回访”、“一窗一监督”、“一件一考核”全面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以便民利民为导向,以转变作风为着力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化多种形式的创优评优活动,大力培育和宣扬先进典型,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持续推进上门服务、全周无休、午休值班等便民服务,有序推动普法建设、节能环保、垃圾分类、禁烟等工作提升优化,同时,进一步规范礼仪标准、强化沟通礼仪,提升窗口人员政务服务能力。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篇5

  xx年,全区政务服务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等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安排部署,深入贯彻《xx年xx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数字xx建设总体方案》,全面落实区委工作安排,坚持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聚焦聚力“政务服务要像网购般便捷”,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以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主线,突出“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和增强服务主动性,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力打造“办事最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打响具有xx辨识度的政务服务品牌。

  一、加快建设市民综合服务广场

  1.   加快建设市民综合服务广场。加强工作协同联动、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地上开发部分,加速推进土地招拍挂,加快完善地上建筑方案设计;地下人防工程部分,提速办理土地选址、划拨等手续,土地划拨后立即建设方案报审,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报审初步设计和概算,同步进行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招投标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区政务服务办、区国动办、江城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智慧政务服务水平

  2. 承接好“渝快办”服务功能。用好“渝快办”、“全渝通办”等市级平台,做好“xx一窗”与市级“一窗综办”系统全面对接。推动全区政务服务资源,按要求统一接入“渝快办”平台区县小程序。(区政务服务办、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探索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配合市级部门推进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落实落地,推广“办结即归档”模式,推进电子文件跨层级、跨区域共享利用,探索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区政务服务办、区档案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深化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推广一体化智能化公共平台。建立健全公共数据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数据管理机制。以场景化应用需求为牵引,全量编制公共数据目录,建立“一人一档”“一企一档”。推动政务数据属地返还、按需回流。(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 推进办事材料电子化。按全市统一部署,扩大电子签名、印章及存证服务应用。按照电子证照标准,规范制发电子证照。推进常用证照电子化,并将数据推送至电子证照基础数据库。加快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拓展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中的场景应用,推动实现“两个免于提交”。(区政务服务办、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政务服务基础体系建设

  6. 完善提升“一窗综办”改革。深化“一窗综办”改革,持续优化事项分配和窗口设置,持续完善流程优化、人员配置、权限设置等后台办理环节,加强“三集中三到位”监督,建立标准统一、环节顺畅、服务高效的审批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服务便捷度、办事满意度。编制完善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服务规范。全面建立政府供给侧由“单一窗口”向“全科窗口”转变、群众需求侧由“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的政务服务机制,系统性重构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体系。(区政务服务办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7.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适时推进街(镇)和村(社区)线下“一窗综办”。推进企业事项向区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个人事项向街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更多公共服务向村(社区)延伸。统筹镇街和村(社区)标准化建设,推进服务进商圈、进社区,进银行、邮政网点,优化自助设备服务功能,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务。(区政务服务办负责)各街镇要加强街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定期研究部署政务服务工作,在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日常运维等方面给予经费保障。(各街镇负责)

  8. 拓展服务范围。落实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规范“应进必进”。全面对接“渝快办”平台服务场景从行政审批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延伸。推进党务、政务、商务、便民服务等“四务”集成,常态化落实“三服务”机制,深化“小江都能办”品牌服务,拓展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覆盖面。(区政务服务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9. 统一服务标准。统筹编制和修订办事指南,全面实现“同事同标”。逐项检视办事指南、审核要点准确性和易读性,建立“大家来找茬”查错纠错机制。(区政务服务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0. 重塑服务流程。按全市统一部署,推广“一件事”集成服务、并联办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免打扰勘验(核验)等便捷服务方式。对现场踏勘、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程序实施清单化管理,建立限时办结机制。依法规范和简化中介服务、证明事项。(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服务监督监管

  11. 强化服务监督监管。定期调度和通报重要改革、重点工作、重要政策执行落实情况。积极探索监督与媒体结合新模式,强化联合督查督导,深化政务营商环境监督员工作,倒逼责任落实,提高群众满意度。突出改革创新赋能和企业群众感受,优化调整政务服务效能评价,强化“好差评”应用和满意度评估。(区政务服务办负责)适时开展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工作,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12. 高频事项网上办。全面梳理“让群众提一摞材料跑来跑去”的问题症结,提出化解措施。新增一批“扫码办”“免证办”“零材料”事项。推动高频证明材料在线申请、电子化出具,简易查询事项立等可取。(区政务服务办、区司法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3. 线下事项一次办。除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外,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事项清单。深化首席代表制度,推动更多事项当场办理、即时办结。完善办前辅导、帮办代办、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工作机制。(区政务服务办、区司法局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4. 特殊群体上门办。按全市统一部署,建立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服务台账,推行“网格化+政务服务”模式,主动发现需求和上门服务,探索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免申即享”,让行动不便的群众“一次也不跑”。(各街镇、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5. 告知承诺省心办。按全市统一部署,推动“证照分离”改革扩面提质,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事项增加30项以上。全面承接拓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适用范围。分行业领域发布告知承诺事项、办理规则和事后核查监管细则。(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6. 深化涉企服务帮代办。紧密结合亲清“百千万”专员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工作体系,推进政务服务进产业园区,对招商项目“签约即服务”、全程帮代办,重点企业由服务专员“一对一”保姆式服务,中小微企业网格化包片联系服务。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线下惠企政策统一咨询服务综合窗口。(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7. 跨域服务就近办。全面承接推进1500项政务服务“全渝通办”。深化“川渝通办”,持续推进西南地区六省(区、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区政务服务办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落实落地

  18. 推进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按全市统一部署,推动从企业开办到退出、新生儿出生到公民身后等50项高频“一件事”网上办理。加快建设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建立“一件事一次办”标准规范。持续优化xx区“入学一件事”,实现更多数据自动获取免提交。(区政务服务办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9. 推进“川渝通办”同城化便民服务改革。按全市统一部署,通过“渝快办”“天府通办”等平台拓展应用场景,承接高频电子证照亮证互认。推动“渝快码”在川渝图书馆进馆、景区入园、就医等10类场景一码通行、扫码互认。按全市统一部署,推动川渝两地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一卡通”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刷卡(扫码)核验身份、办理事项等服务。(区政务服务办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0. 推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按全市统一部署,优化企业服务云服务,拓展“一企一码”“一人一码”“渝快码”应用场景。优化“企业服务专区”功能,集中发布助企惠企“政策包”。推进条件成熟的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服务“精准直达”“免申即享”全覆盖。(区政务服务办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1. 打造“信用xx”升级机制。落实告知承诺诚信管理机制,依托告知承诺系统与“渝快办”“互联网+监管”以及部门执法系统互联互通,推进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信用赋能。推动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区级应用,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行业(领域)在区级落实。(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创新落地

  22. 投资和工程建设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优化“技审分离”“平面审批”机制,探索对环评、地灾等专项论证提前到可行性研究阶段会审。推进市政工程、房屋建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无纸化”。扩大信任制审批、“打捆”审批、免打扰现场踏勘、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标准地改革等改革成果应用。配合建设水电气讯等市政公用服务“一站式”联合报装平台。(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等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3. 商事登记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推出一批市场监管领域集成化服务,实现一次申请、证照联办。推进食品销售领域告知承诺制全覆盖。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办”,探索实现仅凭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24. 住房服务保障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推进住房租赁综合服务系统接入“渝快办”平台,提供房源查验、租房申请、退租管理等便民服务。以存量房转移预告登记和抵押预告登记“一次办”为基础,全面推行存量房“带押过户”。(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25. 科技教育和人力社保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推行川渝地区流动人口入学政策咨询通办,实现“一网集中查询、一号电话咨询”。推动川渝地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互通互认。升级打造“智慧人社”“数字人社”,推动更多事项“一卡通办”“一网通办”。举办行政办事员(窗口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区教委、区科技局、区人力社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6. 公安服务领域。推动全区所有户籍派出所业务“一窗通办”。按全市统一部署,深化川渝警务合作,公安跨省通办事项达到100项以上。按全市统一部署,推进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驾驶证等电子证照在景点旅游、车站购票、交通核验、学校入学等场景应用。优化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方式,实现境外人员住宿“网上办”“掌上办”。(区公安分局负责)

  27. 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推进智慧民政建设,实现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一网通办”。推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扫码办、婚姻登记全流程电子证照办理。(区民政局负责)按全市统一部署,推动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相关信息在线核验,更多退役军人服务网上办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

  28. 司法行政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推进“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深度对接“渝快办”平台,扩大“掌上复议”“智慧调解”等数字化应用。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区司法局负责)

  29. 交通运输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推动“数字交通”建设,简化水路运输经营相关信息变更办理程序。推动Ⅰ类、部分Ⅱ类超限运输许可实现“全程网办、当日办结”。推进客货运输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与核验,制定电子证照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成渝地区交通运输信用一体化发展,共享交通运输信用评价结果。(区交通局负责)

  30. 文化旅游和体育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实施智慧文旅建设行动计划,推进成渝地区文化旅游政务数据共享。整合川渝地区公共文化和体育场馆资源,推进电子社保卡川渝阅读“一卡通”在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全覆盖。(区文化旅游委负责)试点实行运动员技术等级即时授予。(区体育局负责)

  31. 医疗健康领域。按全市统一部署,以共建成渝“智慧医保”示范区为牵引,推进成渝地区门诊特病病种统一、住院免备案、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互认。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面提质。基本实现川渝地区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2. 办税缴费领域。深化数字化电子发票改革,完善“人工+智能”在线征纳互动平台。拓展“掌上办税”功能,拓展一批“川渝通办”税务事项数字化场景应用。(区税务局负责)

  33. 口岸物流通关领域。配合市口岸办拓展xx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推广应用商品智能归类、原产地证书申领自动提示、冷链物流政策线上申报等功能,提升“一站式”办理便捷度。(区商务委负责)

  34.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落实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开标等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招标投标领域数字证书跨地区、跨平台互认。(区发改委负责)

  35.加强审管衔接协同。发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xx版)。(区司法局、区政务服务办负责)按全市统一部署,厘清审批和监管权责边界,健全审管衔接机制。制定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目录,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分行业领域开展放权“回头看”。规范行政备案管理。(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工作要求

  36. 加强组织领导。把政务服务纳入深化“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主动学习对标先进地区,鼓励各部门、各街镇立足实际,大胆改革探索,力争“一地创新、全区共享”。落实常态化“三服务”机制,主动检视和整改政务服务问题。建立重点问题交办机制。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宣传解读落实便民利企举措。(各街镇、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7. 加强工作对接。加强与市级各部门沟通对接,强化市区联动、上下协同,成立对接专班,专项工作推进,积极在政务服务各领域、各环节,争取更多试点、更大支持,切实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xx落到实处、取得更大实效。(区级各部门负责)

  38. 加强协同配合。牢树“一盘棋”思想,强化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做到任务共担、工作联动、服务协同,加强机制共建、工作共推、成果共享,打好“组合拳”,切实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街镇、区级各部门负责)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篇6

  xx年,全县政务服务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等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安排部署,坚持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以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主线,认真落实数字政务建设要求,持续深化“一网通办”,从用户视角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服务体验。

  一、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

  1.助推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贯彻落实全市“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方案,严格按照“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规范,实现从企业开办到退出、新生儿出生到公民身后等50项以上“一件事”网上办理,推广应用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数字档案。(县政府办公室、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川渝通办”同城化便民服务改革。通过“渝快办”“天府通办”等平台拓展应用场景,推动高频电子证照亮证互认。推动“渝快码”在川渝地区图书馆进馆、医疗机构就医等场景一码通行、扫码互认。推动川渝社保卡“一卡通”在两地部分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刷卡(扫码)核验身份、办理事项等服务。(县政府办公室、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深化“一窗综办”改革。按照全市“一窗综办”改革方案,全面建立政府供给侧由“单一窗口”向“全科窗口”转变、群众需求侧由“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的政务服务机制,系统性重构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体系。(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提升智慧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优化“企业服务专区”,集中发布助企惠企“政策包”。完善惠企金融服务功能。推进条件成熟的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服务“精准直达”“免申即享”全覆盖。(县政府办公室、县发展改革委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打造“信用xx”升级版。健全告知承诺制管理机制,配合市级部门推动告知承诺系统与“渝快办”“互联网+监管”以及部门执法系统互联互通,推进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信用赋能。推进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全覆盖,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协同联动、“一网通办”机制,信用修复及时率力争达到100%。(县发展改革委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便捷服务能力

  6.高频事项网上办。全面梳理“让群众提一摞材料跑来跑去”的问题症结,提出化解措施。调整更新“扫码办”“免证办”“零材料”事项。探索“云窗口”视频交互、远程受理模式。推动高频证明材料在线申请、电子化出具,简易查询事项立等可取。(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7.线下事项一次办。除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外,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进企业事项向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个人事项向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集中,更多公共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县政府办公室、县司法局、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依法依规编制和公布可容缺受理的事项清单。充分授权“首席事务代表”,推动更多事项当场办理、即时办结。完善办前辅导、帮办代办、延时预约服务等工作机制。(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8.特殊群体上门办。建立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服务台账,推行“网格化+政务服务”模式,主动发现需求和上门服务,探索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免申即享”,让行动不便的群众“一次也不跑”。(县行政服务中心、县基层社会治理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9.涉企服务帮代办。推行政务服务进产业园区,对招商项目“签约即服务”、全程帮代办,重点企业由服务专员“一对一”进行保姆式服务,对中小微企业实行网格化包片联系服务。全面设置线下惠企政策统一咨询和集中兑现综合窗口。制定企业开办并联审批制度,围绕企业办事需求,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推进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县经济信息委、县行政服务中心、工业公司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10.跨域服务就近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全渝通办”、“川渝通办”、西南地区六省(区、市)“跨省通办”,推动公共服务政策标准统一。(县政府办公室、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贯彻落实重点领域改革

  11.投资和工程建设领域。优化“技审分离”“平面审批”机制,探索对环评、地灾等专项论证提前到可行性研究阶段会审。推进市政工程、房屋建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无纸化”。扩大信任制审批、“打捆”审批、免打扰现场踏勘、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标准地改革等改革成果应用。做好市政公用服务“一站式”联合报装平台的推广应用。(县发展改革委、县住房城乡建委等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商事登记领域。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承接市级推出的市场监管领域集成化服务,实现一次申请、证照联办。推进食品销售领域告知承诺制全覆盖。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办”,助力实现仅凭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县市场监管局负责)

  13.住房服务保障领域。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服务系统接入“渝快办”平台,推广应用房源查验、租房申请、退租管理等便民服务。(县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以存量房转移预告登记和抵押预告登记“一次办”为基础,全面推行存量房“带押过户”。(县规划自然资源局负责)

  14.科技教育和人力社保领域。严格落实川渝地区流动人口入学政策咨询通办,实现“一网集中查询、一号电话咨询”。推动川渝地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互通互认。落实“智慧人社”“数字人社”相关要求,推进更多事项实现“一卡通办”“一网通办”。做好行政办事员(窗口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工作。(县教委、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公安服务领域。推动全县所有户籍派出所业务“一窗通办”。深化川渝地区警务合作,推动落实公安“跨省通办”事项。推进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等电子证照场景应用。推广落实境外人员住宿“网上办”“掌上办”。(县公安局负责)

  16.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领域。加强业务培训,熟悉掌握受理流程,保障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一网通办”工作顺利开展。推广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扫码办、婚姻登记全流程电子证照办理。(县民政局负责)推动落实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相关信息在线核验,更多退役军人服务网上办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

  17.司法行政领域。用好“渝快办”平台,推广应用“掌上复议”“智慧调解”等数字化应用。增强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县司法局负责)

  18.交通运输领域。落实“数字交通”建设相关要求,简化水路运输经营相关信息变更办理程序。推动Ⅰ类、部分Ⅱ类超限运输许可实现“全程网办、当日办结”。助推成渝地区交通运输信用一体化发展,共享交通运输信用评价结果。(县交通局负责)

  19.文化旅游和体育领域。落实县内图书总、分馆图书“通借通还”全覆盖;推进电子社保卡川渝阅读“一卡通”在县内图书馆与xx图书馆、xx各区县公共图书馆、xx省部分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县文化旅游委负责)

  20.医疗健康领域。加强医保电子凭证宣传推广,提升激活使用率。推进落实成渝地区门诊特病病种统一、住院免备案、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互认。持续落实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面提质。(县医保局负责)推动川渝地区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间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县卫生健康委负责)

  21.办税缴费领域。深化数字化电子发票改革,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服务质效。用好“掌上办税”功能,推动落实“川渝通办”税务事项数字化场景应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设立“税费争议调解室”,建立健全税费争议调解机制。(县税务局负责)

  22.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动落实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开标等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招标投标领域数字证书跨地区、跨平台互认。加大中介服务“网上超市”的推广应用,强化网上评价和社会监督。(县发展改革委负责)

  23.加强审管衔接协同。发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xx版)。(县政府办公室、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厘清审批和监管权责边界,健全审管衔接机制。制定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目录,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分行业领域开展放权“回头看”。规范行政备案管理。(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夯实政务服务基础体系

  24.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体系建设。以打造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以下简称“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一体化运行新模式为目标,以统一人员配备和规范一窗受理为切入点,加快建立运行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办事便利化、管理数字化的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体系。(县政府办公室、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25.拓展服务范围。落实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规范“应进必进”。推动“渝快办”平台服务场景从行政审批向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延伸。推进党务、政务、商务、便民服务等集成创新,拓展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覆盖面。(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6.统一服务标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化梳理,及时认领市级编制和修订的办事指南,全面实现“同事同标”。逐项检视办事指南、审核要点准确性和易读性,用好“大家来找茬”查错纠错机制。(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7.重塑服务流程。推广“一件事”集成服务、并联办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免打扰勘验(核验)等便捷服务方式。对现场踏勘、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程序实施清单化管理,建立限时办结机制。依法规范和简化中介服务、证明事项。(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工作要求

  28.加强组织领导。把政务服务纳入深化“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加强机制共建、工作共推、成果共享。主动学习对标先进地区,大胆改革探索,力争“一地创新、全市共享”。落实常态化“三服务”机制,主动检视和整改政务服务问题,做好重点问题交办。突出改革赋能和群众感受,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宣传解读便民利企举措。(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9. 加强作风建设。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持续推进行业监管和作风建设,引导政务服务工作者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进一步增强服务观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着力提升队伍素质能力,推动全县政务服务工作作风持续向好。(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篇7

  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也是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做好政务服务工作责任更加重大、使命尤为光荣。全年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实施政务服务“四化”提升工程,创新驱动“好办快办”“跨域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提升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政务便民热线质量水平,用心用情优服务,对标对表增动力,凝神凝智提效能,奋力担当政务服务领域“三大光荣使命”,为高质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答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聚焦机制转型,在改革赋能上不断突破

  1.纵深推进全市改革工作。深入贯彻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及国办、省办任务分工,对标制定新一轮全市改革任务清单,强化检查考核、成效评估、督查激励导向牵引,促进年度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平衡发展、亮点突出。扎实开展行政备案规范管理改革试点,统筹推动行政备案事项梳理、要素集成、清单编制、制度设计,为有效规范省级行政备案事项管理提供先行示范。深入推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试点,以涉企经营许可领域为重点,在精准选取、充分评估基础上,探索扩大生产许可和项目投资审批告知承诺的改革范围,丰富拓展“秒批秒办”“VR云踏勘”等智能辅助手段,不断为全省改革实践趟出新路。研究拟定《关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实现全市行政许可事项条目式管理、规范化监督。

  2.巩固提升“一件事”改革质效。深入贯彻国办《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对标新一轮13个省级“一件事”改革清单,加快“开网约车”“开出租车”“公租房”3项试点落实落地,按照统一部署全面铺开各项清单任务,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为重点,探索建立市级高频“一件事”标准化体系,加快形成“一张清单、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交提交、一次反馈、一次分办、一端出件、一号服务”办理模式,通过强化部门业务协同、系统联通、数据共享,实现企业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跃升。

  3.全面增强“跨省通办”服务能力。认真贯彻国办《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在全面落实118项“跨域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对照22项新增国定“跨省通办”改革内容,抢时补缺抓紧谋划推进,力争在明年底前全部落实到位。探索推动“跨省通办”事项扩容、统标建规、平台支撑、系统对接、数据共享,加强网上专区、移动应用、线下专窗功能统合,提升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协同效率,进一步优化“跨省通办”服务体验。

  4.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研究制定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与监管协调暂行办法》,有效破解划转事项职责不明、边界不清、信息不畅等难题滞障。建立健全联席会商、联合应诉工作协调机制,有效应对处理各类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积极持续推动企业登记注册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稳步增强专区功能集成,积极拓展“政银”合作深度广度,切实提升企业开办“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跑一次”综合水平。

  5.加快转化工改推进成果。以减事项、扩平台、强专区、优服务为重点,深化推动3项省级工改试点任务提质增效,研究推行开发区区域评估,充实扩大市、县(区)、产业园区、乡镇(街道)工程项目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探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通过有效推行线上专窗、线下专区、靠前服务、并联审批,把关通脉助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

  二、聚焦统规建标,在效能提升上创先争优

  6.深化打造综合一门。深化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探索建立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部门专项业务大厅归并整合,加强涉企民生高频服务项目入场驻点,不断增强“一站式”服务功能。完善一窗咨询、精准导办、兜底服务工作体系,加大服务监管和效能监督力度,促进大厅整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推进各级分中心一体化管理,健全多向协同联动机制,落实名称标识、服务规范、效能监督、评价标准四个统一,高质量实现各类线下平台的服务联动和协同共管。

  7.丰富发展服务一窗。巩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办件模式,优化无差别和分领域综窗调整设置,加快集成式、主题式、套餐式综窗延伸覆盖,拓展市场准入、工程审批、自助服务、一网通办专区集成范围,增强“一件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苏政40条”专窗受办能力,发掘“办不成事”和“潮汐窗口”弹性服务功能,严格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帮办代帮工作制,不断增强线下窗口综合服务效能。

  8.着力构建标准体系。以“一单一表一册一书一图”为重点,统筹推动事项清单、操作实施、运行管理标准化。全面实施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管理,促进“名称 编码 依据 类型”四要素规范统一、同源一致,完善事项合法性、准确性、一致性、适用性动态联审机制。按照最小颗粒度原则分类细化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关键要素,基于用户视角完善可视化、简易化、纲目化指南手册,规范制定融职责权限、审查内容、要点、时限、常见问题、注意事项、裁量标准于一体的审批作业指导书,逐步构建多要素集成式政务服务知识图谱。修订《政务服务窗口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和各级中心建设标准,严格窗口运行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健全标准研制、试点验证、审查发布、推广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机制,鼓励地区、部门参与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努力构建内容完备、要素清晰、省内领先的全域政务服务标准化目标体系。

  三、聚焦融合便利,在统合攻坚上精准发力

  9.整合叠加平台功能。加强“畅通办”总门户建设,持续推动政务服务PC端向“xx政务服务网xx旗舰店”集成、移动端向“苏服办”APP·xx、“我的xx”APP汇聚、自助端向“畅通办”自助服务一体机整合,累积放大“一地区一平台”“一部门一系统”集成优势。以对象主体全周期服务为导向,升级打造复合化、专栏式、辅导型综合服务矩阵,扩大延长功能覆盖范围和办事服务链条。以部门应用规范化整合为重点,加强移动端架构优化和应用管理,推动更多涉企民生事项向移动端延伸,加快部门自建移动应用向全市总门户迁移整合,有效实现优势叠加、融合发展。以末端服务便利化获取为目标,推动“畅通办”自助服务集成建设,广泛吸纳公安、税务、人社、医保等多领域服务功能,统筹自助服务终端设置管理,推动24小时自助服务向各级中心和便民站点覆盖延伸,点面结合提升自助服务水平。

  10.迭代升级网办能力。加快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推进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共享应用,拓宽延展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和办理深度。深化“苏服码”系统对接,加强“一人一企一档一码”精准归集,深化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推动政府核发材料及电子证照实体材料免于提交,不断扩大免证可办适用范围。推动智能搜索、智能客服、智能地图服务前移,完善申请表单自动预填、申请条件自动预审、审查要点自动核验、数据实时共享、主动提醒等智慧手段,拓展“智能导办”“秒批秒办”“无感智办”“零材料办”“VR云勘察”应用广度,为“畅通办”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1.扩充发展智慧体系。稳步推动“苏企通”“政企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一网两端”企业服务矩阵,通过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和技术赋能,促进惠企政策动态整合、智能检索、标准拆分、精准推送、智能匹配、高效共享,真正实现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能知晓”“快速兑”。推动“一件事”业务流程整合再造,强化系统联通和数据共享,优化线上专栏、专属页面、在线操作、服务辅导,逐步改善提高“一件事”全流程网办范围比例和用户体验。探索构建以承诺为要件、以信用为支撑、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保障的“审管执信”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审管联动平台功能建设,建立事项受理、办理、推送、监管、反馈一体化流程,全面提升监管信息、信用信息审批应用,切实增强审管联动互通的质量效能。

  四、聚焦扩面强点,在体系提质上见深见实

  12.狠抓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政务服务资源下沉、端口前移、服务直达,充实以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为主干、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基点、政银社企“苏服办+”服务点为辅助的基层体系,部署实施覆盖62个镇级中心和200个村级站点的基层政务服务提升工程,探索构建集智慧办事、宣教互动、公益服务、“市民客厅”于一体的政务综合体。加快企业事项向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个人事项向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集中,完善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多种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全市上下贯通、职责明确、定位清晰、运转高效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

  13.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加快市县交易一体化建设,推动交易平台和制度规则整合统一,强化各类交易系统、智能辅助评标、电子档案、CA见证延伸共用,统一市区交易实施、过程监督、结果考核,切实提升全市一体化交易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国务院“33条”“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深入学习贯彻《xx省招标投标条例》,严格中小企业政采价格扣除和项目预留,延伸“电子保函+常易贷”一站式服务链条,构建开标评标、项目委托、费用支付、管理回访“不见面”闭环,推动数字交易、电子档案、智能辅助评标系统改造升级,不断提升法治化、市场化、规范化、数字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水平。持续深化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四位一体严格交易主体行为管理,健全分散采购和菜单式评分制度,完善交易智能管理和综合数字见证系统,综合运用制度技术手段重点打击围标串标、场外交易等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公开透明、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

  14.提升便民热线服务质量。深化推动便民热线功能整合,完善内部运行管理办法,健全诉求受理、派单流转、跟踪处办、反馈回访、考核监督、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一号响应”便捷性和灵敏度。巩固全市热线工作体系,发展12345与110应急联动处办机制,完善“双向派单、跟踪督办 、反馈回写、智能监管”制度体系,促进接警区与分平台精准衔接,严格“受理、分流、办理、反馈”流程闭环,实现由“办单”向“办事”、“办结率”向“解决率”的跃升。充分发挥热线助企服务功能,持续扩大“一企来”、“企事无忧”“尚贤人才”品牌影响,动态充实“热线百科”信息储备,“三专”一体建好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促进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快速直达。加强热线平台数字化转型,配套开发诉求受办、热点分析、数据交互、智能质监辅助模块,探索政务热线、“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协同路径,助力提升市域现代化治理水平。建立热线应急防控工作体系,周密制定各类工作预案,常态组织操作实演,不断增强热线有效应对重大异特情的综合能力。办实用好“政风热线”,落实部门参与和“一把手”上线两个全覆盖,健全定期督办、线索移送、联动处办机制,强化问题线索受理、曝光、督办、回访、问责及结果运用,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履职效能。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篇8

  xx年,政务数据办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五届二次党代会、第十七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年活动”“七大工程”中心工作,全力聚焦“政务环境优化、企业项目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三项目标,实施五大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

  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政务环境优化行动

  (一)探索“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2.0版。探索出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2.0》实施方案,建立“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闭环管理机制,全链条跟踪工业投资项目各个审批环节。持续优化水电气网报装全流程服务,简化占掘路审批一件事操作流程,推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巩固提升一站式施工许可、联合竣工验收、区域评估等改革成效。进一步简化工程施工许可办理,实施电子建筑图、施工合同不见面办理,合并白蚁防治备案事项,全面推行EPC项目“桩基先行”。在1000平方米以下、建设周期短的项目中试点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免予办理施工许可。力争“拿地即开工”实现比例达到60%以上,一般工业项目70%“竣工即验收”。

  (二)扩大营商环境政务大厅“无感监测”试点实效。一是更新迭代xxIRS组件功能,从营商环境测评指标为切入点,持续提升线上线下靶点数据匹配精度,数据关联率达到99%以上。二是优化数据调取规则,数据获取途径从省接口转换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进一步提升数据调用的准确性和可复制性。三是搭建大厅无感监测数据驾驶舱,实时分析取叫号、办件数据链,绘制办件轨迹模型,提升大厅办件效能,有效提升政务服务环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营商环境指标研判体系。

  (三)推出政务服务“桐易办”系列改革措施。一是推出智能导服“云咨询”。全方位打造智能导服一码服务热线,探索咨询热线新模式,推出智能语音导航,通过人机交互,语言、声音、语义识别理解,智能响应即问即答。探索在政务大厅设置窗口事务综合事务官。二是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持续推进落实国办统一的企业“一件事”5个和个人“一件事”8个,继续梳理涉及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项的高频需求,迭代升级xx特色5个“一件事一次办”。三是深化政务服务镇(街道)“就近办”。探索人员与事项“双下沉”模式,深化与银行合作,推进企业高频事项全市域通办,多点可办。建立基层政务服务专员队伍。支持乌镇建设新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数字经济项目服务专区,打造企业“一件事”专窗。力争“就近办”比例达到95%。四是持续提升“一网通办”实现率。推广优化“网办掌办”,促进政务服务“关键小事”好办、快办、高效办,力争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达到95%以上。五是推广“免证办”,全面落实“两个免于提交”,持续推动电子证照分类归集和窗口互认共享。

  (四)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一是全面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货物采购、服务项目的全流程数字化招标,打造“交易一网通办、评审一键智达、监管一屏统揽”的数字化交易新模式。二是多措并举为企业减负赋能。探索暂停收取交易服务费和分类减免投标保证金举措,全面推进电子保函应用,推进电子保函向镇街小型招投标平台延伸。进一步推进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预留不少于项目预算总额的40%专门面对中小企业采购。大力推进“政采贷”服务,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三是持续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应用公共资源交易“多元化”监管系统,建立三色预警机制,深化多部门联合会商处理机制,健全智慧化监管,提高交易监管实效。

  二、助力“投资600”工程,实施项目服务提升行动

  (一)持续擦亮“桐企服”品牌,提升企业项目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等政策工具作用,持续提升企业项目服务时效。强化事项集成进驻,涉企事项扩容至560项。设立一站式涉企主题专区,在“桐企服”服务厅设置“助企专员”,实现咨询—受理—办理—出证—发证“一站式”办理。畅通企业需求通道,加强与镇(街道)沟通协调,做到部门、镇(街道)、企业问题来源全覆盖,进一步畅通企业问题诉求渠道。

  (二)持续强化“桐企服”VIP组团服务。一是完善由审批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VIP组团服务队,通过下基层、到现场,面对面为企业提供个性、专业的政策咨询、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二是加强市重大项目服务力度,对华友时代锂电、振石新材料产业园、合众乘用车扩建项目等市级重大项目,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实现全方位保驾护航。三是探索建立“三个一”审批专员机制,即1名项目业主联系人+1名属地镇街经办人+1名部门代办人员,建立项目会商机制,把“坐等审批”转变为主动上门、前延服务。

  (三)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探索政府投资项目7个工作日内“拿地即开工”,深入实施政府性投资项目全流程优化审批,实施全口径项目推进、全要素节点化跟踪、全周期审批提速,环评提前至项目建议书阶段介入,推行供地流程和部门审批流程两条线并行办理。配合发改、协同项目主体,通过梳理一批,精准推进一批等举措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服务,助力经济稳进提质。

  (四)优化重大项目招投标服务举措。一是建立“一项目一方案一专员一台账一评价”的“五个一”服务制度,实现重大项目提前介入,重点部门精准服务。二是迭代升级“摘牌即开标”改革举措,拓展服务应用范围,在原有应用基础上向依法必须招标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或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延伸,实行土地挂牌与工程招标“双轨制”并行办理,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办理环节、缩短交易周期,全面推进我市国有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再提速。三是进一步完善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和“评定分离”改革措施,统一评标见证服务规范,消除市场隐性壁垒,降低跨地区交易成本,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三、助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数据赋能行动。

  (一)深化数据赋能,夯实数字化改革成果。坚持以“抢占数字新赛道、做强数字新基建、激活数据新要素”为目标,一是探索“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图纵览、一平台共享”四个一整体设计,深化数据共享,探索天地图时空地理信息、城市数字孪生等应用建设,加快城市运行管理数字化集成,以数字化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深化政府信息化项目全周期管理,重点运用好项目监理、验收、绩效评估等抓手,以绩效促实效,促进项目建设集约化和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数字化项目实效成果。三是建设完善公共数据重点应用,加快推进公共数据平台提效,进一步完善公共数据管理机制,迭代升级“党建统领一屏智治”应用。

  (二)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提升网络数据安全支撑力。一是围绕世界互联网大会十周年重要节点,主动参与大会永久落户十周年相关成果展。深化与网信、公安等部门网络安全联动机制,创建网络数据安防中心,强化网络数据的安全保障和预警监测手段,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保障。二是提升政务基础网络业务承载能力,拓展政务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向基层有序延伸。建好用好云资源管理平台,促进云资源使用效率和云服务能力双提升。三是依托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乌镇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围绕智能计算、网数安全等领域,探索与“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合作。

  (三)探索数据要素价值化,助力数字经济新发展。一是积极推动国家、省级数据与基层应用融合,打造“桐数通”品牌,丰富惠企亲商类数据产品。二是探索数据要素价值化,举办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积极争取数据要素创新试点。三是创新数字经济“新场景”。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赋能企业数据需求,推动数据运用成果转化,加快引进发展以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为核心的数据产业。

  四、助力“接沪融杭连苏”工程,实施“跨省通办”深化行动

  (一)服务“地瓜经济”提能升级,持续深化探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聚焦企业异地投资过程中办事“两地跑”等痛点,通过统一办理标准、双方互相授权、依托在线平台等方式,全力打造“跨省通办”集群。提升与xx如东、新沂等地的“跨省通办”联动机制,新增2个以上“跨省通办”地区,高频事项跨省可办、好办事项增加30项以上。

  (二)持续推进“杭嘉通办”“连苏通办”。大力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聚焦毗邻地区群众和企业办事实际需求,持续推进大麻与临平、乌镇与吴江“杭嘉通办”“连苏通办”。通过“窗口收件、快递+网络送件、限时办结”模式,让群众“就近跑一地”。

  (三)巩固政务服务“嘉湖一体化”通办圈。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嘉湖一体化”通办圈建设,巩固与南浔、德清“嘉湖一体化”通办圈建设,完善通办合作机制,拓展通办渠道,充分发挥政务服务2.0收件功能,推进网上申请办件,后台分区域受理,线下异地收件的合作新机制。

  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党建引领能力提升行动

  (一)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开展专题学习,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和意识形态,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月集中专题学习活动、“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开展专题宣传,运用政务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做法和工作成效。开展专题实践,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生动实践,切实加强党建和业务融合,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打造更具标志性、辨识度的政务数据“金名片”。

  (二)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升班子领导、中层科长和窗口负责人、窗口工作人员三支队伍的现代化能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组织优化政务环境专题培训班、“竞跑者”大讲堂、思想解放大讨论,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深入企业、基层开展走访调研,并强化与兄弟县市的学习交流,通过学习取经“走出去”,将经验方法“引进来”。开展“大服务大实践”活动,将服务办事群众、保障项目建设、护航赛事峰会等作为干部成长历练的重要阵地,切实加强实践锻炼、岗位历练,增强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正风肃纪,做好市委巡察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形成提升质效常态化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强纠偏正向,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强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严防“工作躺平”“推诿甩锅”等不良之风。加强关怀激励,建立完善“晾晒”考评机制、干部队伍考核评优机制、争先创优激励机制,选树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彰显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


推荐访问:政务 工作要点 办公室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汇总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总结 政务服务办公室2024年工作要点汇编 政务服务办公室工作内容 政务服务局办公室工作总结 政务服务办公室职能 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 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总结 政务服务办公室待遇高吗 政务服务办公室怎么样

热门排行

开展党建引领工作心得体会(3篇)

(篇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找准了定

2023年度中央一号文件要点速读心得体会范本

要点速读精选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

放管服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篇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简政放权放管

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心得体会总结【五篇】

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心得体会总结“头上一片青天,心中一个信念,不是年少无知,只是不惧挑战,凡事求个明白,

2023年度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

2022年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下面是维湃网小编为您推荐全面依法治市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新时...

把“人民至上”落实到人大具体工作实践

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执政信条和政治品格,也是各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共5篇)

第1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人存在问题和不足1、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不深。在理

班主任助理工作设想(1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个人工作说明书(六篇)【完整版】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最新河长制工作年终总结(6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